第148章 来晚了,只有听节目-《重生1992从接亲开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我请你去听歌。星沙的歌厅文化,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,不少外省市区的人,都是特意跑来听歌的。”

    何维德前世时,星沙的经济发展不行,但歌厅文化在全国却独树一旗,不仅有“没去过星沙的歌厅,等于没到过星沙”的说法,甚至还有“首都在北京,歌都在星沙”之说。

    歌厅的崛起,让星沙成为了一座不夜城,也成了星沙的一个世俗符号。

    歌厅成了星沙人的周末愉悦,成为单位之间晚饭后的交际好去处,成为了有钱人点歌时的斗富场,成为艺人走穴的平台,也成为各种相声演员推出新段子时的试验基地。

    袁莉莉带着何维德走进了一个叫蓝天的歌厅。

    还有半个小时才开始演出,里面已经座无虚席。

    “蓝天歌厅最出名的,就是那个叫上官胖胖的主持人。”袁莉莉和他介绍道。

    “他那敦实的身材,谦和、憨厚的微笑,滑稽、幽默的表情,机智应变的话语,让人感到特别亲近。

    听说东北的相声王,到星沙接连看了上官胖胖三天的主持,和他开怀畅饮,推心置腹,并真诚地邀请他到东北去发展,他都没有去。”

    袁莉莉在何维德的耳边,把上官胖胖的故事娓娓道来。

    何维德一边听,一边想,这个上官胖胖,没有到东北去发展,才是理智的。

    主持人吃的,其实就是一碗地方文化的饭。

    文化是有强烈的区域性、民族性和传承性的,它突出表现在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上。

    上官胖胖在星沙的歌厅主持,可能会是一方的霸主,但换一个语言文字有差异的地方,他的水平再高,也有可能成为不了新地方的优秀主持人。

    歌厅主持不是电视广播电台主持。

    电视广播电台的主持,要求的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,歌厅主持需要的是,符合方言文化特性的俚语俗话,注重的是“土”,越是土得掉渣,本地人越是大笑哈哈。

    百来个平方的歌厅里,突然安静了,只听到偶尔发出的喝茶的声因。

    何维德抬头看去,原来一个三十多岁、身材敦实的男人,已经站在舞台上高高支起的麦克风前面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