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一清却提醒常风:“你发没发觉,今日大宴礼,我的文官同僚们看你的眼神不太对。” 常风喝了口酒:“是不太对。他们此刻已将常家人以及常家的狗视为仇敌。” 杨一清有些担忧:“皇上今日对常家的恩赏,把常家推向了文官的对立面啊。” 常风道:“无所谓。从刘健、谢迁执掌内阁时起,我就已经是文官的敌人了。” 杨一清又道:“我收到了一些风。说皇上要将天下兵权收归于己。今后统兵权、调兵权皆归皇帝一人之手。有这回事嘛?” 常风答:“有。” 杨一清道:“此事若皇上下旨,恐在京中酿成政潮啊。” 常风问:“你选择支持谁?皇上还是文官?” 杨一清沉默良久后道:“我会选择沉默不言。” 常风道:“嗯,你有苦衷。我想皇上会理解。” 大宴礼过后,正德帝宣常风祖孙三代到豹房饮茶。 正德帝先让张永给常家人倒了茶。 盏茶过后,正德帝问常风:“你知道朕今日请你喝茶是为了何事嘛?” 常风拱手:“请恕老臣愚钝,老臣不知。” 正德帝正色道:“朕打算让你拉个皮条。” 此言一出,常风一口茶呛到了喉咙。 正德帝道:“你惊什么。朕没开玩笑,朕真要你拉个皮条。你猜朕让你拉的是谁?” 若换做愚钝些的官员,一定会答几个风骚的有夫之妇的名字。谁人不知皇上喜好他人之妻? 常风却是朝中人精里的人精。永定河里的千年老王八都没他精。 常风思忖片刻,答道:“恕臣妄自揣度圣意。您应该是想让臣拉杨廷和。” 正德帝笑道:“继续说。” 常风答:“皇上要收天下兵权,满朝文官皆是阻力。兵权是文官们的命根子,您若强收兵权恐酿成政朝。” “大战刚过,朝廷最不需要的就是满城风雨的政潮。” “若文官的领袖能够站到皇上一边,则形势立变。” “都说文官领袖是内阁首辅。如今则不然。梁储虽是首辅,但其人忠厚。真正的文官领袖是次辅杨廷和。” “若杨廷和支持皇上从文官手中收夺兵权,则水到渠成。” 正德帝拍案叫绝:“常风,你真是朕肚子里的一只蛆虫!啊不,蛔虫!” “朕不过说了‘拉皮条’三个字,你便猜到了朕之所思所想。不愧是从小看着朕长大的老臣!” “先皇不仅给朕留下了大明的江山社稷。还给朕留下了一位值得信任的至亲贤臣啊!” 正德帝这是在学习常风戴高帽的技巧,反向给老常戴高帽呢。 常风却很是冷静:“禀皇上,若想让一个人改变自己的立场,就得开出能让他动心的价码。” “臣只带着一张嘴去劝杨廷和,是劝不动他的。” 正德帝会意:“朕不会让你空手去见杨廷和。朕的价码是,杨廷和取代梁储,任内阁首辅,文官首揆。” “杨廷和之子杨慎,升经筵讲官。成就杨家一门两帝师的佳话。” 常风思索片刻后道:“这个价码足够大。应该能让杨廷和转变立场。” 说句题外话,一部《明实录》,两条线贯穿始终。一条线是中原王朝与北虏、女真之间的战争。 另一条线便是皇帝与文官的博弈。 皇帝对文官绝非简单的君臣关系。双方有时合作,有时对立。有时皇帝甚至需要开出价码,收买文官。 如今正德帝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,就要去收买杨廷和。 正德帝道:“杨先生这人我是了解的。李东阳离任后,朕让忠厚平庸的梁储压了他数年。他嘴上不说什么,心里很是不满。” “这一遭,朕就让他得偿所愿!只要他顺着朕的意思!” 正德帝今日正在兴头上,干脆将自己的计划向常家人和盘托出。 正德帝道:“人人都以为朕是好战之君!他们却不知道朕好战的缘由!” “朕这些年之所以醉心于征讨鞑靼,是为了打一场打胜仗,好在军中立起不世之威。让军心尽归于朕。” “军心归了朕,朕才能从文官手中夺回军权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