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常风为尤敬武定下了与江西分宜严家的亲事。 立冬这天,常风领着尤敬武、常破奴、媒人王妙心来到严家纳征。 严家虽说是分宜县的富户,但放在京城实在不够看。严家“宝宅”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。 锦衣卫的十几名弟兄们抬着纳征礼来到四合院门口,立马引起了左邻右舍的围观。 常风等人进到四合院中。严淮、严嵩父子在院中迎接。 严淮拱手:“常大人。” 常风连忙道:“亲家公不要如此多礼。今日纳征礼完成,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。” 严淮身旁站着二十四岁的严嵩。这后生长得清秀俊朗,身材修长。是十分标准的官相。 大明官员的升迁提拔,不仅看能力,还要看长相。譬如长相炸裂的杨一清,在陕西管了多年马政,功勋卓著。到现在都没升调回京。 常风心忖:若亲家侄儿会试能够拔贡,殿试时光靠着长相也能跻身二甲。 众人寒暄过后,进得四合院的堂屋。 常风将纳征礼单递给了严淮:“区区薄礼,亲家公不要嫌弃。若有辱没贵府千金之处,还请亲家公直言。” 常风嘴里的“薄礼”绝对不薄。 光是纳征喜银便有一千六百两。苏杭上等丝绸、冬布、夏布各有五十匹。另有上好玉镯、金银首饰两匣子。 当然,纳征礼中缺不得最重要的东西,一只呆头呆脑的肥雁。 这注厚礼,对于严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。 严淮谦恭的说:“严家小门小户,小女粗陋浅薄。哪里受的起这么重的纳征礼?” 常风摆摆手:“亲家公过谦了。严家在江西是世代书香。贵府父子皆举人。明年参加大比,说不定会成就父子同科两进士的佳话!” 说完常风指了指儿子常破奴:“我跟犬子明年也要参加大比。争取跟亲家公、亲家侄儿当同科题名的同年。” 本来严淮父子对名震京华的锦衣卫屠夫有些畏惧。 一谈到会试这个共同话题,严淮父子不再拘谨,跟常风父子相谈甚欢。 尤敬武有些发急,他是武人,对八股制艺之道一窍不通,插不上话。 众人聊了两刻工夫会试之事。尤敬武尴尬的咳嗽了一声。 常风笑道:“瞧,敬武急了。今儿不是来切磋八股制艺。咱们还是先办正事。” “亲家公,我们锦衣卫的得道高人张道士合过两个孩子的八字了,合得很。他又用龟壳卜婚,这段姻缘上上大吉。” “今日纳征,依我看,连请期礼一并行了。张道士测算了下,明年二月初一是黄道吉日,宜成婚。” 严淮道:“全凭常大人,哦不,亲家公做主。” 常风一拍手:“噫,好!那婚期就这样定下了。” 京城人家有立冬吃炖白肉、白萝卜馅儿饺子的习俗。 临近中午,常风等人在严家用饭。严家小姐则一直在闺房之中没出来。 女儿即将嫁给锦衣卫千户,算嫁入高门。严淮高兴,多饮了几杯。酒量本就不大的他,没一会儿就趴在了酒桌上。 严嵩的酒量很好。他平生有三大爱好,书法、诗词、饮酒。 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严嵩突然说起了敏感的话题。 严嵩道:“姻世伯。我听说您是成化末年的保储功臣。皇上身边的第一宠臣。” “您为何要跟内宫的阉人们搅合在一起?与内阁的三位君子不睦?” 常风与萧敬、钱能、刘瑾交好,与刘健、李东阳、谢迁不睦,这在京城之中是公开的秘密。 严嵩听说这事并不稀奇。 弘治十七年的严嵩,是一个脑子有些轴,满腔幼稚正义感的年轻人。 常风一愣:“亲家侄儿,朝局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。朝廷里的人,也不是你想的那样非黑即白。” “太监不一定都是坏人,坏也不全坏。文臣不一定都是好人,好也不全好。” “你现在尚是举人,未踏入仕途。等你跻身官场之后,慢慢就会明白我所说的话。” 严嵩道:“姻世伯,我还是觉得你应与内阁三君子多多亲近。” 常风转移话题:“咱们还是聊八股制艺的事吧。咱这一桌上,有四个要应试的举人呢!” 吃罢了午饭,常风又跟严嵩聊了一会儿。看了他写的书法、作的诗词,以及他写的两篇应试文章。 常风感慨:“亲家侄儿真是高才啊。明年会试拔贡应该不成问题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