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而韩家是从二叔公爷爷那辈迁到大柳村来的,后面慢慢发展到现在的五六家人。 韩老爷子和韩老头兄弟两是一支人,再就是二叔公一大家人,三叔公一家,四叔公一家,还有一户跟韩老爷子是平辈的家主叫做韩有民。 最后有一户父辈祖辈都已经不在了,留下的都是一些年轻人,算是韩得平的族弟,那家兄弟几个都分了家,过得不算好。 剩下的就是有几户姓刘的,还有几家姓甄的,整个大柳村从上到下男女老少也就三百口人的样子。 工坊里聚集了村里大部分的中年和少年,要么就是媳妇婆子小姑娘们。 年老的也有,光光一般都会安排一些轻省的活计给他们做。 有时村里人也会说闲话,说他们家排外,对于这些光光无可厚非,但是以后想要把生意做大做强还需要广纳人才,不能局限于自家管理,而是要找有能力的人管理。 周围几个村里也有不少人来做工,提拔成管事的就很少,光光觉得对于不熟悉的人还需要观察了解。 想要提拔也得从一个村子里的人开始,不然村子里的人心该不齐了。 棉花的开花的时间很短,一开始是白色的,几天时间里就会变成深红色然后就会长蒂,还要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长成成熟的棉花果。 不过现在是打叉的时间段,打叉是个技术活,就是在棉花长的有点高了的时候把尖尖掐掉,阻止它往上长,人为控制它的岔枝结阂率,不打叉的棉花和打了叉的产量都是天差地别的。 中间还要追肥,浇水,管理这些,地里有两个家里的家仆在管理,光光会隔三差五的过来亲自指导。 有些种植技术现在还不适合外露,家仆是他们家花钱买来的,是死契,就没有请外人来干活那么多麻烦事。 到了八月,韩福就回家来了,他说淮上县那边工坊和生意也都稳定的差不多了,有孝延在那边亲自坐镇看着没啥大问题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