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2章 户部尚书炫富,望银兴叹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自古以来,历朝历代的巨富不少,富商更是数不胜数,也没有见百姓们怎么着。

    百姓们不是仇富,而是为富不仁。

    此次海贸数据的表现估计商人们也是始料不及的,回到所在地再次调整就是了,只要商人不傻就应该知道工匠才是他们财富的缔造者,进而调整工钱。

    怎么调整、调整多少,这些都由商人们自己来决定,最后由市场来决定。

    工匠们也不傻,要的太高了商人们不会给,大不了最后是一拍两散,没有了商人们的收购,工匠们的手艺就得蒙尘,就没有收入。

    富商们耽搁两三年无所谓,可两三年没有其他收入吃亏的还是工匠们,合则两利,分则两……单方面受害,这点百姓们也能想明白,否则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?

    其次就是百姓们也不齐心,不会全部联合起来反对商人们,工钱从原来的一钱涨到三钱,这就翻了两倍了,你不干有的是人,只要有人干,就会瓦解了联合。

    道理很简单,干了就有银子有饭吃,不干就得饿肚子,甚至商人们联合起来将刺头排除在外。

    至于说现在大灾,因为商贸的事儿百姓揭竿而起更是不可能,陛下的威信已经达到了顶点,且我们又是兵强马壮,吏治澄清,外敌尽去,随随便便都能镇压。

    百姓们推翻后还地于民的策略还在不在?吏治呢?匠籍军户呢?苛捐赋税呢?还有孩童皆可入学的策略吗?谁是真心对待百姓的这都是一眼明了,百姓们没有想像的那么蠢。

    最后就是嫉妒,还是那句话,你有能力也可以在皇家银行借贷银子,愿意承受风险就是了,我们又不会阻拦。”

    嘘……

    众人又长长出了口气,心中担忧尽去,而后皆是讪讪的笑了笑。

    实在是紧张的过了头了。

    不过也不怪他们,民变这两个字什么时候都是大事儿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皇帝与百姓共治天下这一路线算的上是真正的阳谋,只要后继之君没有想到将皇帝实施的这些策略给废掉,哪怕是贪官污吏等等百姓们也不会想着颠覆朝廷。

    有自己的土地、有免费的学可以上,仅仅是这两点就是任何王朝都不具备的,而且颠覆之后的王朝大概率不会继续实施这两点。

    无他,贪心和欲望而已。

    讪笑过后,侯恂不解的问道:“毕尚书,既然不是担忧这些,那您怎么这么多无奈、甚至有些不开心呀?”

    众人也满是好奇的看着毕自严,只见毕自严再次扬起手上的海贸数据:“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海贸数据吗?”

    “不,这都是银子!”
    第(2/3)页